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登革熱防治首重孳清 黃旌集博士呼籲民眾落實「巡、倒、清、刷」

 

發稿單位:衛生局

發稿時間:112年7月1日

 

自112年6月12日台南市出現第一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登革熱防治中心不敢輕忽,第一時間立即進駐社區成立擴大採檢站,動員衛生局、防治中心、區公所及鄰里志工加強孳清,並特別商請國家衛生研究院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黃旌集博士及其團隊協助進行高風險區域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化學防治藥效測試及確診病例流行病學相關數據分析等研究。

 

根據近期國衛院收集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疫情發生前,高風險區域的病媒蚊指數即有逐漸上升趨勢,發生第一例本土病例時,國衛院立即在確診病例住家周邊區域增加誘卵桶佈設密度,目前在有確診病例發生之7區24里共佈設288個誘卵桶進行監測,以取得更加詳盡的病媒蚊密度資訊,截至6月28日的調查數據顯示,7區中仁德區的病媒蚊指數最高,其次為東區及善化區;觀察近3週累積之數據,可發現各區的強力動員孳清是有效的,積水容器數及陽性容器比例各區皆呈下降趨勢。

 

另從調查數據中亦可發現執行戶內外化學防治確實有其成效,化學防治完週邊病媒蚊指數皆大幅下降,惟後2週數據有微幅回升,可能是由於週邊孳生源未完全清除,尚有隱藏孳生源存在所致,導致病媒蚊無法根除,再加上近期時有午後陣雨,亦可能影響戶外殘效噴灑之化學藥劑藥效維持時間。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研究調查發現本市境外移入第5例病例屬泰國株第一型登革病毒,個案病毒血症期主要活動地於東區鄰近仁德疫情熱區,且經比對境外第5例與台南這次本土登革熱疫情之指標個案,Partial E gene(534nt)序列相同,推測可能為這次疫情之源頭。

 

黃旌集博士運用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溫在弘教授研發之動態時空演算法(TaPiTaS, TrAcking Progression in Time and Space)辨識疫情群聚演化的動態過程,將台南市本土第1例至121例病例帶入上述演算法進行分析,探討這波登革熱疫情在台南市社區擴散的進程。研究發現本土疫情的源頭從仁德區成功里、仁和里及仁愛里開始,後慢慢分別往北擴散至東區東智里、大智里一帶,往東擴散至仁德區文賢里、後壁里及上崙里,往西則擴散至南區明德里、明興里及南華里,依此模式漸漸向外發散,其他區域病例可能是由於人口移動造成,因第一型登革病毒感染症狀不明顯,很難第一時間發現,爰使病毒潛伏在社區,持續擴散蔓延,悶燒了一段期間,直到指標病例出現才被察覺。

 

再加上台南市先天條件上即有埃及斑蚊的分佈,埃及斑蚊警覺性高,易受驚動而中斷吸血並更換吸血對象,為了一次產卵就可能將病毒傳染給3至4個人,此多人次吸血的行為,大幅提高登革病毒的傳播效率,也造成這波本土疫情出現許多家庭群聚感染的現象。以上述演算法進行分析,截至本土第121例約可分成23個子群聚,分布於7區,由此也突顯登革熱是「社區病」的特性,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登革病毒入侵社區,且加上環境中存在病媒蚊孳生源,即會形成社區傳播鏈,疫情快速蔓延擴散。

 

綜上所述,化學防治是因應疫情的緊急手段,落實孳清才是防治登革熱的重中之重,惟有從源頭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才能杜絕登革熱疫情蔓延,沒有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呼籲全民落實「巡、倒、清、刷」,共同守護台南健康家園。台南市登革熱NS1快篩合約院所相關資訊,請參閱台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網頁(https://gov.tw/zv9)或防疫專線06-336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