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4年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 開訓典禮

由台南市政府主辦的「114年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於今(14)日舉行開訓典禮,這項自民國100年起持續辦理的影像教育課程,今年已邁入第14年,致力於培訓市民以鏡頭說故事、記錄地方文化與生活風景,不僅成為台南影像文化扎根的重要平臺,更讓大台南的故事得以透過影像被典藏與再現,成為府城文化持續累積的寶貴資產。

今年課程於4月中旬開放報名,吸引超過50位來自不同領域與年齡層的民眾踴躍投件。經課程團隊審核與討論,最終錄取30位學員,其中不乏新手與具基礎經驗的創作者,也有市府同仁報名選修。這些來自各行各業、擁有多元生命經歷的學員,將在為期三個月的密集課程中,學習影像敘事與實務操作,並最終以紀錄短片完整呈現他們眼中的台南樣貌。

台南市政府參議黃耀國表示,誠摯歡迎大家參與114年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並特別感謝南方影像學會長期以來與市府攜手合作,提供這麼優質的課程。黃參議提到,課程長達73小時,時間大多安排在平日下班後及假日,學員們願意在繁忙之餘,甚至犧牲休息時間投入學習,這份對影像創作的熱情與投入,令人深深感動。

黃參議鼓勵學員們,學習永無止境,就像我們公務人員每年也都要不斷進修一樣,人生就是一段不斷充實與成長的旅程。此次課程內容豐富,涵蓋影像記錄的理論與實務,更結合了AI技術的應用與相關法律議題,不僅強化實作能力,也深化創作的倫理意識與法律界線的認識。最後,黃參議期許大家能儘早確立記錄主題、發揮團隊精神、積極合作,創作出一部能觸動人心、具在地特色的作品。另外無論是單獨參加或與好友一同報名,都希望大家能在交流與實作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為自己及這座城市留下一段珍貴的記憶與見證。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表示,在數位時代,影像不僅是工具,更是市民表達自我、參與公共討論的重要媒介。「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迄今已培訓數百位影像紀錄的素人創作者,並累積超過百部記錄台南在地人事物的作品,成為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一頁。如何書寫下一個百年,如何透過市民視角續寫台南故事,是當前台南市影像文化發展的關鍵任務。希望透過這項課程,讓更多人參與影像創作,共同記錄我們所珍惜的生活與土地。

計畫主持人林皓申在開訓典禮中致詞指出,非常感謝市府長期對影像教育推廣的支持與投入。這項課程不僅教會大家拍攝技巧,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交流、激盪觀點的平台。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帶來各自的故事與視角,彼此碰撞出的火花,往往能打造出最觸動人心的影像。期待今年也能誕生許多動人的紀錄片,為台南留下當代的地方記憶。

本年度課程由多位長期投入紀錄片與社區影像工作的專業導師擔綱教學,內容涵蓋影像理論、敘事結構、拍攝技巧與後製剪輯,並將以分組方式進行主題發展與作品產出,協助學員逐步完成紀錄片創作。

今年參與學員所關注的題材十分多元,涵蓋家族情感、地方文化、產業轉型及地景變遷等面向。完成作品預計於9月初舉行公開成果發表會,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屆時蒞臨觀賞這些富含情感與地方溫度的紀錄片,共同見證影像如何成為凝聚城市記憶的美好力量。